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主意并非我出的?”沈一贯说。
“是哪位同侪有这样才华?”
“福建的徐敬舆信中所写。”沈一贯笑着指指桌上的《民族国家论》,“我猜此办法也并非敬舆一人所想,多半是这书的作者给他建议。”
众人都向桌上的书看去,待看清书籍作者之名,萧大亨惊讶道:“原来是王建阳,他又有了新书了?”
不过萧大亨接着却道:“阁老,我听闻此人和叶相高来往颇密切,他在苏州所办报纸,还有李三才涉及其中,东林党人都为他保驾护航。”
“我自然知晓。”沈一贯说道,“他是王建阳,不是那绍兴三宝徐文长。”
闻言在场众人皆是一愣,接着便大笑。
此时官场上人都说绍兴有三宝:绍兴话、绍兴酒、绍兴师爷。
绍兴府和苏州府一样,读书人多、科举难度大,大多数人考上秀才之后就去自谋职业。
苏州府的读书人很多去做了医生,而绍兴府的读书人不少就是做了师爷,因为出入宫门的绍兴师爷多,所以此时绍兴话也在官场之上成了一种特殊的通用语言,师爷幕僚用之互相交谈有一定的保密和拉关系的效果。
徐渭徐文长也是绍兴人,他是明代第一幕僚,也是绍兴师爷的代表。
众人笑了一番,沈一贯脸色严肃的拉回话题道:“我查王建阳此人消息,知他才华文字都是一流,且游走于各派之间,短短几年居然从一海外归客而成为国子助教,其才可比古之智囊,其文字奏折也有能登大雅之堂的本领,可知这样人物并非安于僚佐的。何况如今圣上也喜欢他的书,这样人物交好他不亏。”
说来说去,其实沈一贯愿意交好王文龙的主要理由还是最后一句:万历皇帝喜欢他的《尚书古文疏证》。
明代是有喜欢小说的皇帝的,最典型的就是嘉靖,嘉靖求仙访道之余极为爱好小说,实录记载他总是叫太监进献时新小说话本,跟大臣讲话时也常喜欢用小说中的典故。
如果王文龙穿越到嘉靖朝,说不定凭借自己所写的小说就能简在帝心。
可惜此时万历皇帝并不太喜欢小说,此君到底喜欢啥也没人知道,似乎只喜欢钱……万历能够推崇某人的书极为难得,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沈一贯去结交王文龙了,更何况帮助王文龙扬名又不需要付什么成本。
七月,伪楚王案尘埃落定,浙党在朝中积累的人脉还是比东林党强,最终转危为安。
万历皇帝谕旨表示:楚王已经继承王位二十余年为何今日才揭发?且丈夫告发妻子作证不足为信,以诬告罪名将朱华趆贬为庶人,圈禁回凤阳老家守陵。
沈一贯又唆使浙党御史杨丕康等人弹劾礼部官员“压制群臣意见,不以实上奏。”
郭正域还想要反击沈一贯,但最终也被浙党御史攻击到辞官。
浙党大获全胜。
紧接着沈一贯直接让国子监经场印了一千册《民族国家论》,满京城散发,让京中的文武官员都读读此书,而且还给王文龙送去一笔稿费。
国子监印书理论上是不给稿费的,但是在沈一贯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他直接给王龙安了一个“校勘”的名头,将校勘的工资和补贴当做稿费发给王文龙。
王文龙收到稿费也颇为高兴。
主要是他得知自己的书在京城流传。
虽然沈一贯让国子监印书有用公家的钱办自己事的嫌疑,但是有国子监经场站台,对于推广《民族国家论》显然颇有好处,起码没有人再会贸然查禁此书了。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修真的魔法师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姬唐 超时空史记 唐时明月宋时关 晋末长剑 山洞奇遇 大清话事人 顽贼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吕布的游戏 仙侠版水浒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靖难攻略 织明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盛夜硝烟 联盟:选出艾希,Rita坏掉了
...
上辈子一尸两命,横死荒野,死不瞑目。冤种老公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跳海殉情。重生归来,各路妖魔鬼怪齐齐上阵要她离婚。可她只想要他,爱他,宠他,哄他,撩他,诱他。老公要亲亲,要抱抱,要要要什么?要你。都说御枭寒嗜血成性,偏执成魔,却不知他宠妻无度,令人发指。只要他有,只要她要,身给她,心给她,命也给...
刚存够首付,中了五百万实现财务自由的白婉清一口卡嗝屁。一睁眼,穿到刷过几页的爆款年代文里,成了个炮灰路人甲,还带了个恶毒女配。地狱般的开局,没关系,抛开剧情杀穿满地。只要我没道德,谁也别想绑架我,干尽缺德事,功德999。继妹白莲,脏水泼她和老癞子滚苞米地,撕毁大学通知书,让她去大西北喂猪。后娘恶毒,举报投诉铁窗泪...
嘿嘿,我就吃个瓜,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了!Σ°△°︴秦泽一朝得金手指,以为是末世降临却不成想穿越到盗墓世界,熟知剧情的他本想当一个吃瓜路人甲,却被人揪住命运的脖颈,被迫无奈他只好选择入局。同时,他也有了一帮过命交情的好兄弟,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的兄弟情,慢慢地变质了而本人却傻乎乎的,不自觉落入灰狼们...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